国务院发文:写科普也要影响医生工资了?

发布时间:2019-07-29

日前,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要求到 2022 年,全国实现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尽管目前尚无具体实施方案,但绩效考核对医生影响最大的无非是职称和待遇两方面。因此这很可能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写科普也要影响医生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了。


《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截图




微信发了 10 万+,才能评职称?


显然,这一做法是为了让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到大众科普中来。


根据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的《2018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目前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 8.47%,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 2004 年已达到 24.5%,欧洲在 2005 年达到 13.8% 的平均水平。


此外,北上广等沿海城市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能达到 20% 左右,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可能低至 3%,发展较不均衡。


这一现状下,更多专业人士的科普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8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 截图


提到做大众科普,很多医生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10 万+ 的微信爆款文章」,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据统计,互联网(65.6%)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远超广播、报纸等其他大众传媒。其中微信渠道更是占据了 95.8% 的超高流量比例。


本次国务院印发的考核方案也提出,要运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以及短视频等媒体方式,加强健康科普和信息传播。


不难看出,「网文」早已成为科普传播的兵家必争之地。


2018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 截图


在国务院发文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地区作出尝试,提出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


2017 年,浙江大学发布《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如果文章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的影响传播力巨大(如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阅读量达到 10 万+,头条号刊发作品阅读量不少于 40 万),即可申报等同于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刊发。随后,吉林大学也发布了相似办法。


这样看来,科普流量、爆款文章、网红医生……或许会成为医生职称评定的又一个比拼领域。




国外是怎么做的?


这一趋势并不只在中国出现。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许多学术协会在推动「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其中医学协会的影响尤为重要。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在众多学科中,医学往往直接关乎人的身心健康,和大众的关系更为密切。


2014 年,国际住院医师教育会议年会发布了大会论文《健康专业教育中基于社交媒体学术的评判标准》。在这篇文章中,多名学者指出,目前有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开始用社交媒体进行研究、临床医疗、健康科学的传播。


如果按照传统学术观念和评价机制,医学工作者作出的这些努力都称不上学术成就。如今,我们是否应该跳出传统的学术理解,重新评估医学工作者基于社交媒体的学术呢?


目前,美、英、澳等国家已经针对科普活动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培训机制。


英国皇家学会要求所有的科学家通过培训,学会如何把专业术语和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如何应用类比和比喻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有「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对促进非正规科学教育的知识和实践提供项目经费,约占 NSF 总经费的 1.1%。


2006 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门成立公共参与办公室(Office for Public Engagement),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公众科学传播,包括但不限于视觉或表演艺术、设计、写作、媒体以及其他形式的表达。


类似的还有哥本哈根大学,专门制定「研究传播」的评价机制:助理教授需要在国际会议做口头报告、副教授需要在通俗媒体上做推广活动、教授需要经常出版科普书籍,在媒体为公众做科普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参与科普项目会为自己的简历加分,但上述做法都停留在「鼓励」阶段,并没有「直接」将科普工作与晋升挂钩。




科普的含金量,谁说了算?


尽管国外将科普网文纳入评价体系的时间更早,但这不代表国外的专业人士就对此欣然接受。恰恰相反,他们提出的众多担忧则显得更有借鉴意义。


首先,科普文章的含金量,谁说了算?


毕竟在传统的期刊论文学术评价时代,也不乏「在自己当组委的期刊,发布自己当第一作者论文」的骚操作,更何况是更广泛也更「乱」的流量时代呢?


在浙大的规定中,提出根据「网文」的传播载体、网站转载数量和阅读量来评价文章质量,另一个国外现行的例子则是 Altmetric 评分机制


Altmetric 评分根据不同社交媒体引用文献的次数,给予不同的分数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其中新闻类 8分,博客类 5 分,问答或论坛类 2.5 分,Twitter 为 1 分,Google+ 为 1 分,Facebook 为 0.25 分。


举个例子,假如一篇文章在新闻报纸上报道 1 次,博客上转载 2 次,在问答社区或者论坛转载 3 次,在 Twitter 上转载 4 次,Google+ 上转载 5 次,Facebook上转载6次。那么这篇文章的 Altmetric 评分就是1×8+2×5+3×2.5+4×1+5×1+6×0.25=36 分。


这样的计算方法简单直接、操作性强,但文章的流量,是否就等同于科普的质量?


大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盲目性、从众性,这对媒体和作者自身素质和自制力要求较高。专业学术期刊有较为系统的审稿、同行评议机制,有固定公开的审稿专家名单。那么社交媒体平台的审稿机制呢?


这一点,国内外现在都没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另一方面,学术专业人士和医院行政人员对「网络科普」的认可度依然较低,这就意味着可能面对「主任觉得你写的科普不牛 X」的潜在尴尬。


根据 2016 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与在传统学术杂志发表论文相比,仅有 23% 的美国和加拿大医学专业的系主任认为,医学工作者在学术杂志博客上发表文章在晋升中具有重要作用;当科普平台进一步转换到个人博客上时,只有不到 2% 的人认为这和传统论文有同等学术价值。


医学专业人士对网络博客文章的学术认可度(图源:参考文献 5)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人士对「科普网文」认可度低,并不意味着「科普网文」就好写。


美国学者 Kristal Zook 曾就「学术人员为什么不多花点心思为公众写作」这个问题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少人把原因归结为:把复杂的机制、抽象的概念和严肃的科学发现,转换成公众能听得懂的语言,太困难了。


一名访谈对象举了个例子。《华盛顿邮报》曾邀请她就埃博拉病毒给公众写一篇 2500 字的科普短文,结果让她一度陷入恐慌之中——离开了那些专业的学术著作后,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唯 SCI 论」评价体系能被改变吗?


最后,对于几乎每天都在做患者教育的临床医生来说,TA 们往往站在大众医疗科普的第一线,担当科普的「主力军」。


当大量专业医生入局,「婴儿转性别丸、人体酸碱理论」等各路牛鬼蛇神伪科学谣言的威力自然会大大削弱,从而改善中青年群体们一打开微信,就收到七大姑八大姨们转发的《中国人必看!水喝太多可能会死》类文章、且不接受小辈们劝说的现状。


医生们的专业形象更容易让患者们「听得进去」,当大众普遍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患者教育效果也更好,依从性提高,对医患双方都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把医生们原本义务、无偿的科普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也算是认可了医生们在原有的门诊量、手术量、出院率、手术并发症等硬性指标之外的临床工作,和在传统学术期刊外的科学工作,激发了医生做科普的积极性。让专业学者参与到大众公共事务中,也符合社会的呼声。


但与此同时,考虑到目前还缺乏具体措施,当前医疗领域「唯 SCI 论」的评价体系能被「科普入局」的做法改变吗?


当一部分医生愿意选择积极科普、享受额外激励,是否能允许另一部分医生保留放弃这种激励、「安心看病」的权利?而不是「只有做科普才能评职称,只有做科普才能拿奖金」。


鼓励还是强制,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选择题。


毕竟在之前的各种强制门槛下,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科研能力还行、上课教学只会念 PPT 的老师,别再来更多写科普文章还行、看病却乱七八糟的医生了。


对于把科普工作纳入医生绩效考核的做法,你怎么看?